【肥胖系列】肥胖由病起?减肥须及时免增心脑血管、癌病风险
有些肥胖问题确实是由疾病引起,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、多囊卵巢症及一些遗传病,需要先治好病才能「减磅」。但大部分的「肥胖」都是由于吃得多又少运动所致,对健康带来既复杂又长远的影响,尤其在儿童阶段已经体重超标,比中年发福更为危险,日后出现心脑血管、癌病等相关病症的机会也较大。减肥要及时,医生教你简单减肥法,人人都可以做得到!
养和医院家庭医学专科医生郑嘉怡医生表示,部分疾病会令体重上升,但大部分肥胖都是与吃得太多有关,因此要控制体重首要是注意饮食和配合运动。
养和医院家庭医学专科医生郑嘉怡医生指出,有些患者在求诊时会问:「是否因有病而令自己减极唔瘦?」事实上,有些疾病会确会令体重失控,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(俗称「甲减」)、荷尔蒙失调、多囊性卵巢综合症、库欣氏症候群(Cushing's Syndrome)、普瑞德威利症候群(Prader-Willi syndrome)等。
甲低、多囊性卵巢综合症等可使人肥胖
郑医生说,由疾病引起的体重上升,通常同时甚至更早有其他症状,例如甲低患者会出现便秘、怕冷、易攰及反射神经迟钝等情况;库欣氏症候群则可引致面圆(月亮脸/moon face)、背厚、有大肚腩但手脚瘦;至于多囊卵巢症亦常见有经期失调。
「此外,部分药物的副作用,如类固醇、抗抑郁及部分糖尿药,也可使人变肥。」她强调,与疾病有关的肥胖,若要瘦身便要从治病入手,但这类个案只属少数。归根究底,大部分的肥胖问题都是吃得太多、少运动所致。
肥胖影响健康深远及早减肥为上策
她强调,肥胖对健康的影响是「由头到脚」及「从里到外」,例如可损害心脑血管,引发呼吸疾病如睡眠窒息症、哮喘及气管敏感,又会增加关节负荷提早退化,有机会带来肠胃、遗尿及不育问题,更与三高、患癌风险等有关。
「若年幼时已开始肥胖,日后更易出现相关的健康问题,但与成人比较,小朋友亦较易减肥成功,只要及早建立正确的饮食及生活习惯,便能控制体重。」
控制体重首要注意饮食配合15 分钟运动
她重申,肥胖的成因是热量「入」比「出」多,故控制体重首要是注意饮食;
配合每日做10至15分钟运动,如早一个车站落车、多走楼梯而少搭电梯,无形中已经能消耗不少热量,只要能够持之以恒,相信不难见成效。
【健康减肥】想踢走冬日肥肉?营养师教授五招饮食秘决令你越食越轻
减肥药物分三类切勿长期服用
对于已因为肥胖而出现健康问题的病人,医生也会考虑用药物帮助。郑医生表示,医生处方的减肥药物可分三大类,包括影响中枢神经以减低食欲,又或是减少热量吸收,以及增加身体消耗热量。但她指药物可能会带来副作用,也有机会造成依赖,故不宜胡乱及长期服用。